欢迎来到深圳市教授协会官网
 

当前位置:首页 -  首页 - 聚焦供水安全 深化赣深合作 共谋水务发展

聚焦供水安全 深化赣深合作 共谋水务发展
点击率:111    发布时间:2025-08-15    信息来源:深圳市教授协会

聚焦供水安全深化赣深合作共谋水务发展

深圳市教授协会赴江西水务集团开展技术交流

      2025年8月11日,深圳市教授协会副会长刘丽君率环境与水务专家委员会考察团赴江西省水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江西水务”)开展技术交流。江西水务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李都望等领导热情接待并组织交流活动。

image.png

      参加交流活动的还有江西水务集团运营管理部、技术部、办公室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协会副秘书长黄晓平、专委会副主任詹益鸿、专委会秘书郑雪梅等参加了交流。

image.png

      李都望总经理热烈欢迎考察团一行,高度评价深圳供水安全保障水平,并简要介绍了江西水务集团十五年发展历程。集团深耕供水事业,打造“润泉”品牌全产业链,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供水,拥有51家全资子公司、44个供水企业、5000人团队,总资产208亿元,运营水厂217座,日供水600万吨,服务江西省近半人口。

image.png

      刘丽君副会长感谢江西水务的热情接待,介绍了深圳市教授协会及环境与水务专委会情况。她强调赣深两地因东江水源紧密相连,双方在水源保护、水质提升、供水服务等方面合作潜力巨大,协会拥有近八十位水务领域高水平专家,愿为保障江西供水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image.png

      随后双方就供水全流程安全保障、城乡一体化供水以及突发水污染的应急处理等行业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分享。

      江西水务进行经验分享

        城乡一体化:首创“乐平模式”、“广昌模式”,推行“三全三统”机制,筑牢农村供水长效管护基础。

        智慧控漏:构建百万级传感器智能控漏网络,农村供水漏损率显著下降(由35%降至24%),部分县域达到10%左右。

        水质升级:融合CMA/CNAS双认证四级检测体系与纳米膜技术,终端水质实现国际化跨越。应对藻类挑战,优化高锰酸钾预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

        体系构建: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建立覆盖集团-区域-水厂的多级水质监控体系和层级化应急保障体系,加强产学研合作形成技术闭环。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深圳专家建言献策:

        水质安全:重金属、嗅味等突发污染可多级屏障控制;高锰酸钾预氧化二次污染风险,建议集成RGB预警系统实时监控;利用模型算法优化絮凝剂投加;基于在线消毒试验和AI算法优化加氯方案。

        漏损控制:建议采用高精度电磁水表实时监测管网,结合DMA分区管理平台大数据分析定位漏点,辅以电子台账和探漏培训,构建智能控漏体系。

        新技术应用:介绍了陶瓷膜技术具有过滤精度高、化学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无微塑料污染等优点,已经在市政及农村供水中得到广泛应用。

image.pngimage.pngimage.png

      交流会后,考察团实地参观了永修润泉水厂。该厂作为江西水务城乡供水一体化及水质升级战略的标杆,凭借完善工艺与智慧化管理,水质合格率稳定超99%,充分展示了集团供水安全保障的成果。

image.png

      本次交流成功搭建了深圳市教授协会与江西水务集团的沟通桥梁。双方期待以此为新起点,聚焦水质安全保障,整合优势资源,深化技术合作,通过“建链、补链、延链、强链”,实现互利共赢,共同推动水务行业高质量发展。

(环境与水务专委会供稿)


相关阅读: